2017年3月18日 星期六

中華民國國民革命軍



中華民國國民革命軍(簡稱國軍、革命軍)是中國國民黨在1924年師法蘇聯共產黨軍事制度創設之軍隊。1925年7月,國民政府在廣州成立,將所屬軍隊改編為國民革命軍[1]:2012。除了是中國國民黨所轄的軍隊,也是中華民國在國民革命軍北伐後到行憲前的國家武裝力量,為中華民國國軍的前身。

國民革命軍建軍之初,將領和軍官均由中國國民黨在廣州創設的黃埔軍校加以培養訓練。國民革命軍是國民政府進行北伐的主要武裝力量。1928年,國民革命軍北伐完成,正式統一中國,國民政府定於一尊,國民革命軍也被稱為國民政府軍,簡稱「國軍」或「國府軍」,同時效忠黨與國家,期間經歷中國抗日戰爭、第二次國共內戰等戰爭。1947年,《中華民國憲法》頒布實施,國民革命軍成為中華民國國軍,簡稱「國軍」。

創建由黨領的軍隊

國民革命軍成立前,孫中山領導的南方護法軍政府倚靠南方軍閥作為武力基礎,1922年六一六事變後,孫中山有感軍閥不服從其命令,決定建立一批軍事武力效忠於他和中國國民黨思想。1924年,在蘇聯支持下,孫於廣州創立黃埔軍校。當時各路軍閥盤據廣東想排擠他們。1925年2月,黃埔軍校軍官團東征陳炯明,成功擊潰粵系軍閥勢力,國民黨軍系勢力自此站穩腳步,逐漸擴充。

1925年7月,護法政府於廣州改組為國民政府,最高軍事領導組織為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8月18日,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將轄下各地方軍隊名目取消,統一名為「國民革命軍」,簡稱「國軍」。初時編有以黃埔軍校學生為主力的第一、二、三、四、五、六等六個軍[1]:2012。由黃埔軍校訓練的軍官組成的黃埔軍校校軍為國民革命軍第一軍,軍長蔣中正。「建國湘軍」為國民革命軍第二軍,「建國滇軍」改為國民革命軍第三軍,「建國粵軍」為國民革命軍第四軍,福軍為國民革命軍第五軍。起初,國民革命軍依照蘇聯體制,在軍、師兩級設黨代表及政治部。

雖然黃埔軍校提供軍力,使國民政府控制廣州,但這幾千人守省有餘,要打垮其它軍閥仍差距甚遠。為了彌補軍力差距,國民政府不斷納降改編,吸收各地軍事武力。1926年1月,改編湖南「攻鄂軍」及吳鐵城「警衛軍」,和廣東「潮梅軍」等合組為國民革命軍第六軍,軍長程潛。3月,收編廣西新桂系軍為國民革命軍第七軍,軍長李宗仁。6月,湖南唐生智部隊敗於吳佩孚而加入國民政府,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軍。

1926年7月誓師北伐時,國民革命軍編有八個軍,約十萬人[1]:2012。蔣中正任總司令,李濟深為參謀長,白崇禧任參謀次長代理參謀長,鄧演達為政治部主任,周恩來為政治部副主任。

北伐戰爭

北伐初期,國民革命軍的四、七、八軍分別在湖南、湖北擊敗吳佩孚;二、三、六軍進攻江西最初受挫。1926年12月,國民革命軍總司令部移設於南昌。1927年1月調整戰略,七軍從江左,二、六軍從江右,分兵向江西及長江下游挺進,三、一軍合擊浙江,挺進上海,至4月軍閥孫傳芳主力被擊潰。國民革命軍取得北伐戰爭勝利。

1927年4月26日發生寧漢分裂,清除中國國民黨內的中國共產黨黨員,並在各地大規模捕殺中國共產黨分子,國民革命軍北伐一度中斷。之後中國國民黨軍隊仍用國民革命軍這一名稱。國、共兩黨因而正式決裂,開展長達十年的武裝衝突。中國國民黨分裂成左派的武漢及右派的南京兩個國民政府。以蔣中正為首的右派在南京成立政府,開始清黨[需要消歧義],將中國共產黨黨員從軍隊內清除,並且取消國民革命軍內黨代表及政治部編制。國民革命軍開始被中國共產黨稱為蔣軍,中國共產黨指責國軍[需要消歧義]已成為「新軍閥」蔣中正工具。7月,寧漢復合。8月,蔣中正辭去總司令職。孫傳芳乘機反攻,被李宗仁、何應欽、白崇禧在南京龍潭擊敗。

1928年1月,蔣中正復出。支持北伐的馮玉祥手下的國民軍[需要消歧義],及閻錫山手下的北方革命軍併入國民革命軍戰鬥序列。國軍編為第一、二、三、四集團軍,分別由蔣中正、馮玉祥、閻錫山及李宗仁任司令;蔣中正為總司令。6月,張作霖退出山海關外,被日本關東軍在皇姑屯站炸死。國軍進至北京。12月,張學良東北易幟,北伐宣布成功。

軍事整合

北伐時期隨著戰爭進展,擴編為49個軍,19個獨立師。

在1928年7月國民政府開始研究裁兵時,屬國民革命軍名下軍隊,有八十四個軍約三百個師,共二百二十萬人。當中尚未包括中國東北地區、四川及雲南等地部隊。而且軍隊質素非常參差,不少是投誠及收編而成。1928至1929年曾開始編遣工作,計劃將國民革命軍縮編成六十五個師共八十萬人,亦有訂明國軍最高指揮權在國民政府。但不久革命軍內實力軍人即互以兵戎相見,先後發生蔣桂戰爭中原大戰等多場國民黨內戰,加上對共產黨圍剿及用兵,編遣計劃及軍隊國家化的計劃遂無疾而終。

1935年之後,中國共產黨在被圍剿下遭到重創,各地軍閥在多次衝突失敗後大多服從國民政府的指揮,中國局勢暫時處於平息;為應對日本威脅逐步上升,國民政府在德國軍事顧問建議下,制定國軍編遣計畫,預定將體制混亂、編制五花八門的各類師團統一調整,並配發新式武器裝備及德國軍事訓練,來強化戰鬥力。整編目標計劃將當時全國正規軍力縮減成60個師約70萬人,這項工作以中央軍優先進行。到1937年對日抗戰前,已完成20個師整編,最後因對日抗戰爆發而被迫中斷。不過,這項調整師編制仍成功推廣到各系軍隊之中。抗戰以後,師團都是以這套調整師體制,進行整補與戰力規劃。

抗日戰爭

1937年,中國抗日戰爭爆發後,國軍大幅擴編。至1945年,國軍共有120個軍、354個師,此外尚有獨立旅、獨立團等。據統計,八年抗戰中,國軍中陸軍傷亡將士三百萬人以上,當中將級軍官陣亡已超過二百名,中下級軍官更大幅傷亡。此外,抗戰期間國軍亦首次離開中國,組成中國遠征軍,到緬甸與印度的英軍共同作戰,且亦屢有勝果(120個軍,354個師)。

軍隊國家化

依照1946年制定之中華民國憲法規定,軍隊不受任何黨派的控制,以中華民國總統為三軍統帥。其全稱是中華民國國軍,並在1947年將國軍移交行憲後的中華民國國防部指揮。[3]
在美國斡旋下,中華民國國民政府(國民黨)與共產黨在1946年2月在重慶簽署《軍隊整編及統編中共部隊為國軍之基本方案》。方案規定全12個月內將中國的軍隊減為108個師,90個師為中華民國國民革命軍,18個師為共產黨。之後再在六個月縮編為中華民國國民革命軍50個師,共產黨10個師。但是整軍尚在開始階段時,1946年6月第二次國共內戰再次爆發。
1947年起,各地中國共產黨軍隊不再附屬於中華民國國軍,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隨後中華民國國軍在大陸被中國人民解放軍擊敗,國軍餘部隨著中華民國政府撤往臺灣,在中國大陸的歷史亦告一段落。

歷史意義

國民革命軍的存在,在中國近代史上意義很大。首先這支軍隊是歷史上第一支政治上「以黨領軍」的武裝部隊,在蔣中正領導下,軍閥割據於1928年結束。南京國民政府成立後,國民革命軍繼續對中國國民黨地方反蔣派系戰鬥,使中國得以在抗戰爆發前團結在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蔣中正委員長領導下進行民族戰爭。在與日軍爆發戰鬥之後,國民革命軍於美國對日宣戰前的4年始終獨力對抗侵略者,以傷亡322萬名軍人的代價,讓日本軍隊深陷在中國戰場,讓同盟國爭取到兩年時間策劃對太平洋戰場反攻行動,因而廣受當年歐美領袖和盟軍將領肯定。

當時國民革命軍的現代化水準,不足以與日軍進行大規模戰鬥;許多戰鬥物資也被把持在印度以對日反攻,這是國民革命軍當時在日軍發動「一號作戰」中,難以抗拒日軍的關鍵因素。近年西方學者經過研讀新解密資料,已逐漸肯定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華民國國民革命軍的貢獻,並開始將其視為同盟國在亞洲戰場上的主力。

 
 

 
 



國民革命軍總司令蔣中正上將
 
 
 
 
 
 

1 則留言:

  1. Bet365 online casino - KDAPTAR
    The first Bet365 제왕 카지노 online casino in India. Play exciting slots, table games, sports betting, and live casino 온카지노 games at Bet365 online casino 메리트 카지노 주소 with best bonus

    回覆刪除